“焦虑”→“从容” | 中小学教师暑假心理调适指南
阅读:
随着高考中考结束,教师们在经历了漫长学期的辛勤耕耘后,终于迎来了这段难得的休憩时光。然而,当我们谈论教师的假期时,却不得不提及一个沉重的话题——教师的心理健康。
近期,一则案例引发了我们的深思:一名初中班主任因学生书包中发现违禁物品而情绪失控,当众摔书包、严厉批评家长和学生,甚至让其停学写检讨。这一幕,不仅让家长感到委屈,也让无数教育工作者感同身受。这背后,反映出的是教师群体面临的巨大心理压力。

01/教师心理健康现状:数据背后的危机
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团队的研究,1998年至2024年间,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缓慢上升趋势,且未来这一趋势可能继续恶化。数据显示,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7.8%,高于医生、公务员、企业职工等其他职业群体。
具体来看,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,其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(36.4%)、强迫问题(23.0%)、抑郁(20.9%)、焦虑(18.9%)等。而小学教师的躯体化和强迫问题也较为凸显,其抑郁检出率(18.8%)远高于一般成年人。
这些数据背后,是教师们沉重的叹息。长期的高压状态,让教师们身心俱疲,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、情绪崩溃等问题。

02/案例剖析:从心理咨询师视角看教师情绪失控
开头提到的案例,从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度来看,这位班主任的行为并非简单的“失态”,而是长期心理压力积累后的爆发。
首先,学生书包中的违禁物品可能触发了教师的“权威受挑战”心理。在教育环境中,教师往往被视为规则的维护者,学生的违规行为被教师视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,从而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。
其次,当众摔书包、严厉批评家长和学生,可能是教师在无意识中寻求一种“情绪宣泄”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教师,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机制,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释放内心的愤怒和焦虑。
这种情绪失控的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,甚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。这不仅会破坏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,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,在我们咨询的个案中,有50%以上的青少年因“不喜欢某老师”而厌学。
03/教师心理调适:暑假的“心灵疗愈”之旅
暑假,是教师们难得的“心灵疗愈”时光。如何利用这段时间,让自己的心理得到真正的放松和调适?以下是一些建议:
学会放松身心:从“紧绷”到“松弛”
教师们可以利用暑假时间,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比如旅游、阅读、运动等。这些活动不仅能缓解身体的疲劳,还能让心灵得到放松。
进行自我总结:从“指责”到“理解”
可以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工作,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,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是否顺畅。例如,当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,思考背后的原因,而不是一味地指责。这种“理解”而非“指责”的态度,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,还能改善师生关系。
参加心理讲座:从“迷茫”到“清晰”
近年来,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。成都顾连天辰老年病医院心身科罗海波博士,常年致力于走进校园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每年近80场心理健康的公益讲座,让万千家长、家庭受益。
建立支持系统:从“孤独”到“温暖”
可以和家人、朋友多聚聚,分享生活中的点滴。同时,也可以和其他教师交流经验,互相支持。
制定合理计划:从“焦虑”到“从容”
可以利用这段时间,思考下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。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,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避免出现超负荷的工作量。
教师的心理健康,是教育的基石。只有教师心理健康,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、和谐的学习环境。让我们一起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,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,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,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。

成都顾连天辰老年医院心身医学与睡眠中心心理讲座公益行,致力于为教师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支持。我们相信,通过专业的心理讲座和培训,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,提升心理韧性。如果您所在的学校有需求,欢迎联系我们:17381858120,让我们共同守护教师的心理健康,为教育事业筑牢根基。
近期,一则案例引发了我们的深思:一名初中班主任因学生书包中发现违禁物品而情绪失控,当众摔书包、严厉批评家长和学生,甚至让其停学写检讨。这一幕,不仅让家长感到委屈,也让无数教育工作者感同身受。这背后,反映出的是教师群体面临的巨大心理压力。

01/教师心理健康现状:数据背后的危机
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团队的研究,1998年至2024年间,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缓慢上升趋势,且未来这一趋势可能继续恶化。数据显示,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7.8%,高于医生、公务员、企业职工等其他职业群体。
具体来看,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,其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(36.4%)、强迫问题(23.0%)、抑郁(20.9%)、焦虑(18.9%)等。而小学教师的躯体化和强迫问题也较为凸显,其抑郁检出率(18.8%)远高于一般成年人。
这些数据背后,是教师们沉重的叹息。长期的高压状态,让教师们身心俱疲,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、情绪崩溃等问题。

02/案例剖析:从心理咨询师视角看教师情绪失控
开头提到的案例,从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度来看,这位班主任的行为并非简单的“失态”,而是长期心理压力积累后的爆发。
首先,学生书包中的违禁物品可能触发了教师的“权威受挑战”心理。在教育环境中,教师往往被视为规则的维护者,学生的违规行为被教师视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,从而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。
其次,当众摔书包、严厉批评家长和学生,可能是教师在无意识中寻求一种“情绪宣泄”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教师,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机制,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释放内心的愤怒和焦虑。
这种情绪失控的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,甚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。这不仅会破坏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,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,在我们咨询的个案中,有50%以上的青少年因“不喜欢某老师”而厌学。
03/教师心理调适:暑假的“心灵疗愈”之旅
暑假,是教师们难得的“心灵疗愈”时光。如何利用这段时间,让自己的心理得到真正的放松和调适?以下是一些建议:
学会放松身心:从“紧绷”到“松弛”
教师们可以利用暑假时间,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比如旅游、阅读、运动等。这些活动不仅能缓解身体的疲劳,还能让心灵得到放松。
进行自我总结:从“指责”到“理解”
可以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工作,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,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是否顺畅。例如,当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,思考背后的原因,而不是一味地指责。这种“理解”而非“指责”的态度,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,还能改善师生关系。
参加心理讲座:从“迷茫”到“清晰”
近年来,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。成都顾连天辰老年病医院心身科罗海波博士,常年致力于走进校园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每年近80场心理健康的公益讲座,让万千家长、家庭受益。
建立支持系统:从“孤独”到“温暖”
可以和家人、朋友多聚聚,分享生活中的点滴。同时,也可以和其他教师交流经验,互相支持。
制定合理计划:从“焦虑”到“从容”
可以利用这段时间,思考下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。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,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避免出现超负荷的工作量。
教师的心理健康,是教育的基石。只有教师心理健康,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、和谐的学习环境。让我们一起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,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,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,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。

成都顾连天辰老年医院心身医学与睡眠中心心理讲座公益行,致力于为教师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支持。我们相信,通过专业的心理讲座和培训,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,提升心理韧性。如果您所在的学校有需求,欢迎联系我们:17381858120,让我们共同守护教师的心理健康,为教育事业筑牢根基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